(寫給每一個曾經不敢吭聲、默默流淚的孩子)
昨晚,我在電視劇裡聽到一句話,眼眶瞬間泛紅。
主角小時候,被媽媽交代要帶著弟弟妹妹搭末班車離開家與她會合。 但他看著爸爸熟睡的身影時停下了腳步。
「我捨不得讓爸爸孤單一個人。」
那句話,一下子就碰到了我的心。 它像一把鑰匙,打開了我內心深處塵封很久的記憶。
我想起,小時候的某一晚, 坐在客廳的沙發上,我低著頭,一聲不吭,眼淚卻流個不停。 爸爸媽媽正在為金錢吵架。
我還記得門上貼著遲遲未繳的「註冊費」 ,我當時這麼想:
「是不是因為我,他們才吵架?」 、「如果沒有我,他們是不是就不會這樣了?」
那樣的我,很努力地縮小聲音,縮小存在感。 因為我害怕,一出聲,就會讓事情變得更糟。
我希望爸爸媽媽不要吵架, 我怕爭吵的聲音, 我只希望家裡可以安靜、可以和氣。
後來,我開啟了阿卡西紀錄,問了一個問題: 「我要怎麼與那個被金錢議題創傷過的自己和解?」
我看見了一個畫面: 一個 baby,被媽媽安穩地抱在懷裡。 有個聲音說:
「baby,你只要安心地長大就好。 大人的事情,不需要你來承擔。」
我繼續問:「那我要怎麼釋放對金錢的恐懼呢?」
畫面又變了,一枚立起來的錢幣,上面有個像蠟筆小新一樣的小小孩,他把錢幣當作輪子,快樂地在錢幣上奔跑、遊玩。 他自在輕盈地和金錢互動,不再被制約。
接著,是一幅讓我心安的畫面: 那個孩子,大字型地躺在錢幣上熟睡, 不管錢幣是正面還是反面, 他都安心、自在。
我感受到金錢是一種工具,不是束縛我們的枷鎖。
我請紀錄協助我,將自己校準到豐盛的金錢能量裡。 我看見滿滿的金幣湧向我、從我心中滿出來, 甚至連我說出口的話,都是金錢符號💲。
那一刻,我知道豐盛,不在外面,是我心裡本來就有的。
這些畫面,也帶我回到當時那個默默承受一切的小孩身邊。 不是遠遠看著他,而是我走過去,坐在他身邊。
我想對他說:
「你已經做得很好了。 上一代的事情,就把課題還給他們。 在你自己的角色裡,你已經做得很棒了。」
默默承受著這一切的你,辛苦了。
這篇文章的存在, 是為了讓我自己和那個孩子真正坐在一起, 不再逃避、不再誤解、不再覺得自己必須犧牲、沉默、或扛下。
「這一次,我們不再試著改變什麼,而是陪著自己靜靜坐著,就已經足夠了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