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段關於阿卡西紀錄、自我信任與靈性召喚的旅程)
那天,我跟著夥伴參加一場溫州的商務參訪。行程中被安排以觀光為名的江心嶼。誰也沒特別提起,這裡有一座寺廟。當我們在自由活動時走到江心寺,我順著夥伴的腳步走了進去。當我看著門框上的字樣,才意會到,原來是觀音菩薩。那一瞬間,我的眼眶忽然泛紅,我以為這是我感受到菩薩存在的方式。當時要離開江心嶼時,只記得心裡浮出一句:「菩薩,我會再回來。」我並不是一個宗教儀式特別虔誠的人,但那天站在江心寺裡,看著觀音菩薩的臉,我感到一種安定,也有種親近感。我想也許我和這座寺廟,有某種更深的淵源。
我回想起自己一路走來的靈性學習與服務,從學習阿卡西紀錄開始,接觸身心靈、信任直覺。那天的感受,就像某種記憶被打開,提醒我: 你不是第一次站在這裡,也不是第一次被祂看見。
回台灣之前,我開始想著如果真要在當地發展事業,是否意味著我得在家庭與事業之間做出取捨? 畢竟這是海外,不只是換個地方工作那麼簡單。我還記得那些天的身體感受。我像一朵百合,被封在一個煙霧瀰漫的罐子裡。身體很直接地讓我明白:這裡不是適合久留的地方。
我默默把對江心寺菩薩的悸動放在心裏,我說服自己,把心力放在台灣,先事業穩住,或許以後有機會再回去江心寺好好跟菩薩說話,這樣也許更實際。
直到有一天,夥伴來問我:你有要一起去溫州發展嗎? 如果沒有,他得一個人去;如果有,我們可以一起做準備。那一問,讓我又想起了我曾經跟菩薩說:「我會再回來。」 我決定開啟阿卡西紀錄,去看看這段情感背後,藏著什麼。在紀錄裡,我看見了一段畫面:我曾經在這座寺廟裡避難,生活艱苦,但觀音菩薩一直都在。有一扇門,門外是豐盛的資源、金錢、機會,但我一直不敢推開,覺得怎麼可能有這麼好的事。我覺得自己還沒準備好,還不夠好。但紀錄告訴我:那扇門,只要願意,輕輕推開就可以了。
從那刻起,我不再強迫自己馬上做出決定。我知道自己還在台灣紮根,也知道內心那股召喚不會消失。我開始規劃,在台灣持續深化、穩定事業,也讓自己慢慢準備未來在溫州的可能性。我學會一邊走、一邊推門、把握時機。
也許…答案就在你的紀錄裡
如果你耐心讀到這邊了,你也曾經懷疑自己、遲遲做不了決定、一直退而求其次,也許可以試著去找回自己的紀錄,不一定是阿卡西,也許是日記、夢境、直覺、回憶。或許你也曾站在一扇門前,只是以為還不能要、還不夠資格。如果你能靜下來,問問心裡那個聲音:「你,其實早就知道,想去哪裡了,不是嗎?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