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也可以,為自己說點什麼

我也可以為自己說點什麼

(關於我與夥伴支持的那段旅程)

有一段時間,我總是把自己擺在最後。在商務場合裡,我習慣替別人牽線,幫他們找到適合的串連對象;看到夥伴的文章,我會第一個按讚、分享、留言支持。但當輪到我自己時,我竟然常常忘了介紹自己,甚至沒有意識到,我又一次缺席在自己的場上。我以為這樣全心支持他人,是一種溫柔、是一種成就,但久而久之,我發現我在失落。每次輪到我說話的時候,時間就不夠了。


【沒有人願意聽我說】
我為他人辦市集、創造舞台,讓他們有收益、有曝光,而我自己卻在過程中,一點一點被掏空了。彷彿這一切付出是理所當然,沒有回報、沒有回應,有時甚至沒有一句「你也辛苦了」。那個被誤解成「好像很用力在證明自己」的瞬間,讓我胸口悶住。我真的付出了真心,不是為了要用力地證明我自己。我沒有立刻反擊,也沒有離場。我試著理解對方,但我也開始退後,收回那些不被珍惜的心力。我開始靜靜支持、不再傾盡所有,但我默默地提醒自己

「這次,要把自己也帶上。」

那是一個漫長的轉折,我不知道該怎麼辦,於是我打開了阿卡西紀錄,問:「我可以從哪裡開始突破?」紀錄說:去參加歌唱比賽。我當下傻住,但後來明白了,不是要我真的去比賽,是讓我去做開心的事,重新找回對生活的熱情。我馬上錄了一段自己唱的歌,加了字幕,上傳到平台。那一刻,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:專注為自己,做開心的事。從那時起,我開始有意識地安排時間。什麼時候是我願意給的,什麼時候是我想要留給自己的。我開始更靜下來,聽見自己每個當下的情緒,也更清楚地對自己說:我有選擇。

在我練習多把時間留給自己之後,我發現——
原來有些夥伴,一直默默地在關心我。

近期,在夥伴的協助下,我開始把那些深藏在內心的故事寫下來,讓我的網站不再是空殼。這讓我非常感動,這是一種「我被看見」的證明,比完成一個躺在行事曆很久的待辦事項還更有價值。我也問了阿卡西紀錄:這樣的夥伴,是為什麼出現在我生命中?

我看到一個畫面——古代的我,是一位剃度修行人,在路邊靜坐。那位夥伴是路過的旅人,看到我忍耐飢餓,便為我煮了一碗熱騰騰的麵,還為我遮雨。畫面裡有句模糊的字:「心中有佛,便是佛。」那是一種無聲的陪伴、一種「我懂你」的支持。我在紀錄裡悄悄落淚,有一種被接住的悸動,我好像不用多說,你就會知道我的需求。


我問:這樣的安排是為了什麼?紀錄告訴我,他是來讓我體驗「被支持」的感覺。我又看到一個畫面,一枝寒梅,在冬天裡慢慢綻放。「不經一番寒徹骨,焉得梅花撲鼻香。」

我終於明白,原來那些疲憊與誤解,是生命給我的粹練。這位夥伴的出現,是來陪我一起把經歷梳理清楚,讓它們不是過去的辛酸,而是此刻可以綻放的智慧與花。


如果你也曾經像我一樣,在全力為別人奔波的節奏裡,把自己搞丟了,
要記得:「外在的世界,是內心的投射」。我們可以先看看自己,內心真正想做的是什麼。

如果你有想做的事,不妨就先完成它吧。把時間留給自己,讓自己專注地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,給你的靈魂十分鐘也好,就是不要忘了他。

Facebook
Email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
返回頂端